新浪股票 st廈華股吧

2024-05-08 03:04:53
★股票學習網★ > 怎樣炒股票 > 新浪股票 st廈華股吧




在美國上市21年後,新浪這個“浪”子終於回頭了。




3月23日,美股上市公司新浪宣布完成私有化,正式退出資本市場舞臺。

在上市的21年期間,新浪的股價跌宕起伏,可謂壹半是火焰、壹半是寒冬,心臟不好的股民估計很難承受這種波動。退市之前,新浪市值僅有25.84億美元,不足其子公司新浪微博的四分之壹。而與新浪同壹年在美上市的網易,最新市值高達761億美元,累計漲幅高達210倍。

從納斯達克退市後,新浪將改名為“新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為壹傢由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和新浪管理層共同控制的私人企業。有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新浪此後會回歸A股、或者港股上市。

新浪董事長曹國偉發布內部信稱,新浪私有化不是壹個時代的結束,而是用壹個新的架構更好地去開拓未來。私有化之後,新浪集團依然是微博的控股股東。

回溯新浪21年的上市歷史,可謂跌宕起伏。在最高光的時刻,新浪股價觸及147.12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市值壹度超過88億美元。而在納斯達克公開交易的最後壹天(3月22日),股價為43.26美元,市值僅剩26億美元,不及旗下子公司微博118.8億美元市值的四分之壹。分析人士認為,新浪在美股市場的估值長期偏低或許是其退市原因之壹。

上市21年,新浪市值已不及微博四分之壹

資料顯示,1993年12月,新浪前身四通利方成立;1998年12月,新浪正式成立;相比同壹年代創立的搜狐(1998年2月)和網易(1997年6月),新浪的年齡最小,但牠卻是上市最早且最快的公司。

2000年4月,新浪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被稱為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的第壹股,打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走向世界的大門。由新浪首創的VIE模式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赴美上市普遍采用的模式,被稱為“新浪模式”。此後,網易、搜狐等多支中概股通過VIE架構赴美上市。

在被移動互聯網浪潮席捲之前,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幾乎占領了中國整個門戶網站的市場,而新浪是其中上市最早的公司。

不過,自上市以來,新浪的股價表現跌宕起伏,可謂壹半是火焰、壹半是寒冬,心臟不好的股民估計很難承受這種波動。2000年4月上市時,新浪的發行價為17美元,上市不到2個月,股價就攀升到了58.56美元,隨後1年多股價壹路下挫,最低觸及1.02美元。直到2002年10月份,新浪股價才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牛市,這波上漲持續了1年多,當時最高觸及49.5美元,隨後又寬幅震蕩了5年多,期間最低下探至17.75美元。

自2009年3月下旬開始,新浪又開啟了壹波長達2年的牛市,股價曾在2011年4月觸及147.12美元的最高紀錄,市值壹度超過88億美元,而股價刺激因素,是來自當年3月微博的註冊用戶達到1億。隨後,該公司又經歷壹波長達4年的調整,最低下探至30美元。2016年2月開始,新浪股價再度走牛,這波牛市又持續了2年,2018年2月26日最高觸及126.6美元。

2018年3月下旬至今3年多的時間,新浪股價更是壹路調整。3月22日,是新浪在納斯達克公開交易的最後壹天,公司股價最終收報43.26美元,市值僅剩下26億美元,不及旗下子公司微博118.8億美元市值的四分之壹。

Wind數據顯示,上市21年間,新浪股價累計漲幅僅有1倍多。而與新浪股價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同樣作為4大門戶之壹的網易,股價僅在上市的前兩年(2000年至2001年)有過大幅調整。自2002年以來的19年時間中,僅有3年的時間下跌,其余16年均錄得上漲。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網易股價累計上漲210倍,自2002年啟動牛市以來累計上漲3942倍。截至3月23日,網易股價報110美元,總市值761億美元。

新浪私有化背後:增長乏力,高度依賴微博

新浪的私有化進程,已經歷時半年多。

2020年7月份,新浪收到由New Wave發出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該要約提議以每股41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發行在外的普通股。New Wave是壹傢註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由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控制的公司。

2020年9月份,新浪正式宣布,董事會同時公司被New Wave及其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私有化,價格為每股43.30美元,較之前的出價41美元有所提昇,總價為26億美元,預計將在2021年第壹季度完成私有化。

截至2020年3月31日,曹國偉持有新浪13.5%股份,有58.6%投票權。其中,曹國偉通過New Wave持股12.2%,有58%投票權。曹國偉於1999年9月加入新浪,先後任過主管財務的副總裁、首席財務官、首席運營官,總裁和CEO等職。

作為門戶時代的四大網站之壹,新浪的發展軌跡最為坎坷。新浪於2000年4月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新浪網是新浪上市的主要業務。不過,上市的前十年,新浪的業務發展並不順利,管理層也非常動蕩,在公司上市第二年,新浪創始人王誌東就被迫離開新浪。隨後,新浪的掌門人幾經更替,直到2012年8月曹國偉成為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新浪的壹號人物才真正穩定下來。

與網易找到遊戲方向、搜狐打造暢遊和搜狗不同,上市前10年,新浪壹直沒有培育出新的業務增長點,這壹狀況直到2009年才出現轉機。在曹國偉的主導下,新浪於2009年8月推出了微博,成功搶占了社交媒體這壹賽道。隨著微博用戶數量的猛增,新浪股價也持續飆升,曾在2011年4月觸及147.12美元的最高紀錄。

近年來,新浪的營收高度依賴微博,尤其是微博中的廣告業務。2020年9月28日,新浪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新浪第二季度營收5.077億美元,同比下降5%;凈虧損2540萬美元,上年同期凈利潤5140萬美元,總體由盈轉虧。營收結構中,新浪微博貢獻了76%的收入,其余14%來自金融科技,10%來自門戶網站等媒體廣告。2020年第二季度,微博共實現營收3.87億美元,其中,廣告和市場營銷收入達3.41億美元,占比高達88%。

現如今,微博也呈現出增長乏力的態勢,同時也麵臨來自短視頻平臺的挑戰。3月18日晚間,微博發布2020年Q4季度及全年財報。數據顯示,微博第四季度營收為5.13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290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9510萬美元。2020全年總營收為16.9億美元,同比下降4%,歸母凈利為3.13億美元,同比下降36.6%。

用戶方麵,得益於去年上半年的疫情紅利,微博第壹季度創下了季度最高月活用戶5.5億。但隨著疫情的消散,月活逐漸開始回落,並在第四季度減少至5.21億,但仍較上年同期5.16億小幅增長500萬。

不過,目前微博仍然是互聯網上娛樂明星發聲最多、討論最熱烈的社交平臺。同時,微博用戶正在加速年輕化,根據近期發布的2020年用戶發展報告,微博90後用戶和00後用戶的占比接近80%。此外,微博加大了對視頻的投入。2020年7月,微博視頻號正式上線,截至目前,視頻號開通規模已近百萬。

截至目前,微博的最新市值為118.8億美元,而新浪的市值僅有25.84億美元,不足微博的四分子壹。目前,新浪持有微博44.9%股份,持股市值超過53億元,超過新浪本身的市值。此外,新浪旗下還有壹傢A股上市公司天下秀(最新市值168億人民幣),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浪通過ShowWorld持有天下秀18.4%股權,為第壹大股東。此外,微博持有天下秀8.17%股份,為第二大股東。

有業內人士表示,估值低於新浪管理團隊和投資者的預期,是他們選擇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之壹。新浪私有化後,管理團隊對公司有更多的控制權,可以大膽調整戰略,進行更多嘗試、轉型。

曹國偉:新浪的私有化不是壹個時代的結束

在宣布完成私有化後,新浪董事長曹國偉向全體員工發布內部信。曹國偉表示,新浪私有化不是壹個時代的結束,而是用壹個新的架構更好地去開拓未來。

曹國偉強調,私有化之後,以新浪移動為主體的原新浪門戶業務將與微博業務更緊密地整合,而新浪財經、新浪金融以及新浪體育等垂直業務將更加獨立地發展。同時,新浪未來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並購步伐,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

以下為曹國偉內部信全文:

新浪的全體員工們:


昨天是新浪股票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交易的最後壹天。在經歷了21年的風風雨雨、跌宕起伏之後,新浪公司從納斯達克退市,成為壹傢由我和新浪管理層共同控制的私人企業,並改名為“新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壹方麵是為了改變多年來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新浪與微博作為母公司和子公司同為上市公司的這樣壹個不甚合理的資本架構;另壹方麵也是為新浪集團未來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靈活性。


新浪公司的私有化對我們目前的業務不會產生任何重大的影響。私有化之後,新浪集團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以新浪移動為主體的原新浪門戶業務將與微博業務更緊密地整合,而原有新浪的壹些垂直業務,如新浪財經、新浪金融以及新浪體育等,將更加獨立地發展。


與此同時,新浪集團在未來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並購步伐,實現集團業務的多元化發展。新浪公司的私有化不是壹個時代的結束,而是我們用壹個新的架構更好地去開拓我們的未來。希望新浪的全體員工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這個充滿活力的時代,不做“前浪”,隻做“新浪”。


新浪董事

曹國偉

2021.3.23

本報記者 李 婷

就在年報即將披露之際,*ST廈華突然被其審計所提前拉響“退市風險”警報。

4月25日,*ST廈華發布監管工作函公告稱,上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當日在與公司審計所尤尼泰振青溝通中了解到,該審計所已發函公司,擬將公司凍牛肉的營業收入列為“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

而“扣除凍牛肉業務收入,公司2021年年報將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將終止上市。”

*ST廈華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審計所溝通函所述“有點突然”。4月26日,*ST廈華公司再度發布收到上交所監管工作函公告,同時在附件中表示公司已回復尤尼泰振青工作溝通函,並表示後續將做好與會計師的溝通,同時,公司第五次發布退市風險提示。

審計所拉響“退市風險”

於*ST廈華而言,2021年財務數據對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具有重大影響。

公司自剝離彩電業務以來,從2017年至今,*ST廈華壹直處於“*ST”及“ST”狀態“切換中”。在2020年因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且扣非凈利潤為負數情況,公司由“ST”進而被“*ST”。

今年1月30日,*ST廈華業績預告被認為公司對外給出相對積極的信號,雖然公司預計扣非前後的凈利潤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但公司“預計2021年年度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後的營業收入為1.38億元至2億元。”

交易所在業績預告的同日隨即下發問詢函,問題直指公司營業收入大幅新增進口牛肉等業務真實性、公司營業收入扣除等核心。

不過*ST廈華未能在第壹時間進行回復,直至延遲至3月1日。在此期間,*ST廈華壹度更換了年報審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公開信息顯示,尤尼泰振青於2月10日“臨時”接替已經服務公司三年的會計師大信,變更為公司2021年度審計師。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上市公司而言,會計師的變更都是極為審慎的,在這個時間點變更會計師較為“敏感”。

*ST廈華在3月2日、3月30日兩次回復交易所問詢函中,依然聲稱,2018年至今,公司所從事的主要業務是農產品及食品供應鏈管理等業務,農產品—肉類是公司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

並堅稱,農產品—肉類—進口凍牛肉/豬肉業務2021年度未經審計營業收入約1.46億元,是可持續性的,該項業務不屬於“未形成或難以形成穩定業務模式的業務所產生的收入”。

但在尤尼泰振青給出的審計意見中均表示,由於未能完成全部審計工作,審計意見尚未形成,無法發布最終意見。

直至4月24日,在監管下發的督促風險提示工作函中,尤尼泰振青“繞過”公司,給出了最終審計意見,認為結合取得的審計證據,同時根據上交所退市指標營業收入扣除的相關規定,經該所管理委員會討論,擬將公司凍牛肉的營業收入列為“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

監管工作函督促公司提示退市風險

上述監管工作函強調“若因扣除凍牛肉業務收入,公司2021年度營業收入扣除後金額小於1億元且扣非後凈利潤為負。公司股票將於定期報告披露後的次壹交易日起停牌,上交所將在15個交易日內作出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

壹名資深會計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會計準則上此前對於“主營業務收入”並沒規定的很細,衹有“收入”的概唸,通常會計師判斷的依據是在企業為完成經營目標而從事的日常活動中的主要活動產生的收入,壹般占企業收入的比重較大。

在尤尼泰振青給*ST廈華審計溝通函中特別提到,扣除係依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2號業務辦理第七號—財務類退市指標:營業收入扣除》(以下稱《營收扣除指南》)的有關規定。

據悉,《營收扣除指南》於2021年11月19日發布並開始執行,明確財務類退市指標中營業收入具體扣除事項,提昇財務類退市指標可執行性。目的是對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公司再次進行摸排,提煉出此類公司利用做大營業收入保殼的常見手段,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相關扣除標準。精準打擊空殼公司,力求實現“應退盡退”。

業內人士認為,該規定同時強調了對審計機構的核查要求和責任,明確了旨在要求審計機構扛起“看門人”責任。

在監管工作函中,上交所特別提醒*ST廈華,應根據尤尼泰振青的來函內容和公司實際情況,充分提示公司股票存在的退市風險,要求公司及董監高管理層,按照規定及時、準確、完整地披露與退市有關的信息,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值得壹提的是,2018年至2020年,公司被審計所大信連續三年出具“非標準意見審計報告” ,認為公司可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專家表示,在審計機構與上市公司管理層博弈的過程中,上市公司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往往傳遞出上市公司財務、公司治理等方麵存在問題。近年來監管不斷加強,年報非標會麵臨嚴格問詢,甚至是監管部門的調查。因此,投資者對於這類公司應該更加謹慎。

作者:admin | 分類:怎樣炒股票 | 瀏覽:4 | 迴響:0